2019年,财务处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新时代,适应新要求,积极落实国家重大财经政策和预算管理改革,高度重视预算执行和预算绩效管理,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强化内涵建设,深化财务综合改革。财务管理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现将财务处本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筹措办学经费,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经费保障。
2019年,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在当前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的背景下,学校各项收入依然稳定增长,2019年1-12月(25日)完成预算收入241358.57万元(上年同期218233.01万元),较上年收入增长23125.56万元,增长率10.6%。其中财政补助预算收入153828.52万元、教育事业预算收入33580.83万元、科研事业预算收入31559.52万元、其他预算收入22389.70万元。
(一)强化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财政专项资金取得新突破
1、认真组织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2019年获得了13301万元专项资金的支持,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这是自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资金设立以来,学校获得的历年来最高额度的支持。其他专项资金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如基本建设7583万元,一流学科引导专项资金5600万元,基本科研业务费4801万元,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2374万元,综合管理绩效拨款2277万元,专项资金总额较上年增加9267万元,增长率35%。
2、完成2020-2022年项目库建设及三年支出规划编制工作。本年度按教育部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了2020-2022年项目库建设及支出规划,涵盖了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一流大学(学科)引导专项、教育教学改革、管理改革等绩效拨款、基本科研业务费等财政专项。项目库是编制三年支出规划的基础,为做好项目库储备工作,开展校级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项目征集工作,要求所有入库项目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和实施方案论证工作,规范细化项目信息,做到项目内容清晰具体,项目预算科学准确,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类内动态调整项目建设时间。2020年入库项目申报金额40353.46万元,已顺利通过财政部的审核,纳入了项目备选库,为学校以后年度事业发展提供了项目支撑,同时为学校的专项资金拨款奠定了基础。
(二)统筹兼顾,效率优先,重点支持一流学科和人才培养
在当前财政经济形势下,财务着眼重点工作,提前谋划,汇聚财力,攻坚克难,保证学校重点工作对经费的需求。按照学校的总体要求,在保障人员经费的前提下,学校加大了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智慧校园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本年度安排一流学科建设引导专项10600万元(含地方政府投入5000万元)、学生奖助学金17284.78万元、引进人才条件建设费4000万元、办学实体3543万元。这些专项经费的投入,契合了学校 “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为保障一流学科建设,学校还加大了基本建设投入力度,本年度启动了工程管理与智能制造研究中心、高电压与绝缘材料实验室、学生食堂新建工程、工程训练中心等多个工程项目,投入基建经费9583万元,项目完工后,将有效缓解教学科研用房紧张的局面,改善学生就餐环境,为深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财务处年度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进一步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在提升服务手段、改进服务方式上,取得了新成效。
完成财务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由于政府会计制度采用双基础、双分录、双报告的原则,为了适应政府会计制度的新要求,需要对原有的财务核算系统以及所有的财务网上业务系统进行颠覆性地升级改造,整体系统改造任务重,时间紧,为了不影响白天日常报销业务的顺利进行,所有的系统改造、测试均在下班时间以及节假日时间完成,为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完成财务系统与国资系统的对接工作。为减少报销人员多系统登录,信息重复录入,经过会计服务中心和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的共同努力,通过中间库模式,实现两个业务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报账人可以在一个系统内完成固定资产的登记和报销工作。
完成网上预约报销系统地改版测试工作。结合近些年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运行的经验,并分析报账人的业务行为,组成专项工作小组,协同软件公司多次研讨,开发基于报销提醒和风险监控的网上预约报销系统,旨在通过系统指引报销并将财务风险监控关口前移到报账过程中,2019年完成了系统的测试工作。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2019年对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新版本资产管理系统已于2019年11月25日正式上线使用,实现了与校财务系统的无缝对接。按月核对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资产账本数据,确保资产实物账与财务资产账的账账相符。
实现了采购与资产的一体化管理,推进了采购、资产、合同、财务等系统之间的融合。上线了电子招投标系统,启用了科研耗材采供平台,试运行了采购辅助报账平台,为采购工作全程电子化和小额零星采购报账“零跑腿”奠定了基础。
开展项目信息化申报管理。为进一步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项目申报管理体制,今年专项资金项目申报采用信息化平台管理模式。项目办在缺少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情况下,在克服困难不断摸索中提高自动化办公水平,在项目全过程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确保2020-2022年专项申报有序进行,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内部管理效率。
通过此次申报中的谋划管理结合信息化系统的同步开发,以系统申报为抓手,最终实现项目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同步数据处理是今年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项目办积极响应并发挥能动性,有力的推动了各项大数据的筛选和满足相关部门之间个性化需求,消除了数据整理等制约办公效率的最大障碍。
(二)积极实施内部控制建设,落实“放管服”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巡视整改工作要求,财务处作为牵头单位,积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制度、业务流程梳理,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等工作,在2018年已经完成相关制度的制定或修订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教党函[2019]37号)文件精神,2019年内控建设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为适应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加快预算执行,制定了《合肥工业大学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合工大政发〔2019〕175号)。
为加大本科教学经费投入,修订并完善了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对软件工程培养成本较高专业加大了支持力度,修订了《软件学院办学经费管理办法(修订稿)》(合工大政发[2019]17号),提高了教学类讲课酬金标准,提高了授课教师教学积极性,规范了教学经费使用范围以及学院管理的相关要求,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
为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放管服”政策,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学校财务对校内所有收费项目重新进行了梳理,并结合项目近三年收支规模和结余存量等因素,对部分收费项目分配比例进行了适度的调整。修订了《合肥工业大学关于校内收费项目及分配比例调整的决定》(合工大政发[2019]12号),一是加大了部分收费项目上缴学校的比例,同时也考虑有些项目刚刚起步,为扩大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学校鼓励其做大做强,短期内学校不提取管理费。本年度还修订了四六级考务费、研究生招生考务费支出标准等内容,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
根据教育部关于对合同审签环节的规定,适应合同运行新情况以及财务政策的关联统一,修订了《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合同管理办法》及《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合同管理实施细则》。将法务部门纳入全程参与各类合同的审核,以避免合同法律风险。支出类合同审核起点变更为2万元(含),与经费报销细则相一致;改变小额合同手工审签方式,对需要签订合同的2万元以下合同,按照重要性原则,简化了审核环节,实现了网上审签。
完成科研“放管服”改革的政策修订工作。完成合肥工业大学报销及经费使用细则、合肥工业大学差旅费管理办法、合肥工业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经费使用细则等文件的修订工作。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支持科研活动规范、高效开展。
根据新的政策解释进行会计核算调整,完成了《合肥工业财务编码和政府会计制度核算手册》,促进学校财务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按照(教党函[2019]37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学校采购工作的“放管服”,重新修订了《合肥工业大学招标与采购管理办法(修订稿)》,出台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内采购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下放了采购自主权,对科研经费和校内分散采购实行分类分层管理,精简了采购程序,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
完成了《合肥工业大学所属企业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管理办法》的起草和修改,并已颁布实施。制定《合肥工业大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管理办法》和《合肥工业大学资产折旧管理若干规定》,待提交校长办公会审议后实施。
为加强项目管理,修订了《合肥工业大学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编制了《合肥工业大学“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项目论证方案》,为规范履职提供了依据。
(三)进一步全面推进绩效管理,确保预算规范执行
积极推行预算管理改革,努力将绩效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编制全过程,将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做到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绩效评价全覆盖,逐步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以强化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全面开展了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工作人员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根据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客观评定分值,撰写自评报告,师生员工的满意度评价较高,较好的完成了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我校的项目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得到了财政部安徽监管局充分肯定,财务处处长祝元法同志受邀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政部安徽监管局组织的2019年驻皖中央单位预算管理培训班上做专题发言和经验介绍,受到了参会单位的好评。
为适应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教育部已实行部属高校预算拨款与预算执行挂钩办法的相关规定,财政专项的预算执行率成为下拨经费重要指标。因此各级领导要重视预算执行工作,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务处已采取在部分财政专项经费引入竞争机制、督促与调减预算相结合的措施,以提高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为加快预算执行,学校制定了《合肥工业大学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管理规定》,政策规定与多种手段并行推进预算执行工作,如短信平台发送信息、督促归口管理部门、催报项目承担单位和负责人,多次召开预算执行现场推进会,采取了约谈有关部门领导、现场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等措施,定期向主管部门及分管领导汇报预算执行结果。1-11月学校预算执行率达96.34%,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第10位,在2020年“二上”部门预算会上受到教育部财务司表扬,本年获得了预算执行绩效奖励2277万元。
(四)完成多项教育收费成本测算和收费标准审批备案工作,大幅增加了教育事业收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招生类别和招生专业变得多样化,学籍变动人员和数量也有所增加,收费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局面。2019年完成收费标准调整及成本测算审批备案工作5项,主要有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印度尼西亚语、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收费等。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收费标准调整校内程序已顺利通过,待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后执行。另外,本年度学校多次召开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了本科生收费调整方案,同意从2019级新生开始,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按照学年进行收费。特殊情况下,学生完成学业则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财务人员不忘初心,始终把增加办学经费作为工作的重点,经与相关职能部门多次沟通协调,已将原低于审批标准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收费、金融硕士收费提高到批复标准。本年度还调整了MBA MPA收费标准,大幅增加了学校教育事业收入,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五)加强委派会计业务指导,完成政府会计制度转换及衔接工作。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国家财税经济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为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意见》,确保政府会计制度在2019年底前顺利实施,财务处本年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全面梳理会计核算业务、财务项目类别、财务代码规则,整理汇编了财务项目代码规则和会计核算手册,为进行项目管理和业务核算设定了统一的标准,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核算质量。本项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牵涉面广,财务人员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政府会计制度转换工作。财务管理办公室对委派财务部门多次进行了业务指导,包括前期数据准备、归纳整理、科目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操作指导。为使财务委派人员全面掌握政府会计制度各项规定,熟练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收入确认、费用归集等账务处理,财务管理办相关人员还就改革及制度创新、会计科目应用、平行记账双分录以及会计核算手册等具体业务,进行了多次沟通。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应以此为契机,增强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做好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以及年终决算做好准备。
(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公房管理
根据《合肥工业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修订稿)》(合政发〔2018〕107号)及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的相关规定,完成了国有资产的入账、出租出借、调拨、报废、处置等工作,在处置方式上做了新的尝试。截至2019年11月30日,本年度已入账的固定资产共计12289.39万元,无形资产价值共计875.93万元;报废处置国有资产共计10348台件,原价值7008.696676万元。 为最大限度的提升报废资产残值,对部分报废资产处置通过拍卖、挂牌方式进行处置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按照《合肥工业大学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车辆处置方案》精神,对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10部车辆于2019年5月至6月通过公开拍卖进行了处置。加上2018年处置的3辆车,处置收益共130994.6 元,已上缴中央国库。至此,我校公车改革的各项任务画上句号。
根据《合肥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评估项目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要求,2019年度在国资办评估的专利备案共12项,价值共133.94万元。
根据学院教学科研需要以及部分单位办公需求,对公房进行了调整和集中清理。完成了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出版社的整体搬迁工作;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部分公房调整工作;集中清理了专家楼、人文学院楼、数学院楼、已退休人员占用的公房。完成了行政二号楼办公用房的调整分配方案。
(七)强化仪器设备管理
完成8个学院本科教学仪器设备维护维修工作。根据学院上报信息,通过现场查看、审核,分析了仪器设备使用性质,确定了仪器设备的维修范围,并向学院下发维修通知,以进入维修状态。
协助配合军工办,完成以下各项任务:及时统计每学年的军工科研生产设备台账和计量、检测、测量仪器设备台帐;及时制定2019年计量、检测、测量仪器设备检定计划并收集每台仪器设备校准证书或计量认证;完成质量目标分解表;每一季度收集总结设备完好状态检查表,统计每台仪器设备的启用停用报告;配合军工办每次的内审外审,补充各种所需资料。
根据《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的通知》,开展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按时填报了我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报表。2019年11月20日考核结果公布,我校考核结果为合格。
组织仪器设备验收工作。组织开展2019年度实验室自制设备项目的立项申报与评审。通过现场调研、项目遴选、初审和立项评审,共确立研制项目25项,项目经费共计62.27万元;组织确定项目建设内容,签订项目任务书。对2018年以前立项项目进行进度跟踪,对已经完成的20个项目组织专家验收,并辅导、督促财务报账。
(八)强化招标采购管理,保障学校项目建设。
一是共组织各类招标采购项目1430项,召开评标和标书论证会200余次,预算58808.50万元,实际执行52766.25万元,节省资金6012.25万元,平均节资率为10.22%。审批采购3116项,预算58808.50。核审及签订合同981份。执行政府采购批量集中采购109项共47.08万元。二是依法办理各类教学科研用品免税手续共144台(套)3957.42万元,为学校减免税收791.48万元。
实施银行资金采购,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积极对接三家银校合作银行,协调校内建设单位,推动智慧校园项目实施采购。2019年完成银行出资的采购项目47项,执行采购预算8460.7万元,签订采购合同金额7581.01万元。
(九)进一步做好项目规划与预算工作。
完成2018年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自评工作。2018年专项资金项目批准执行项目数55个,总金额1.202亿元,及时完成项目绩效自评工作总结和《自评表》,并报送教育部财政司。同时,对各项目进行了满意度调查,汇总整理相关项目资料,及时了解项目执行情况及产生效益,为专项资金项目检查做好准备工作。
完成2018年专项资金项目检查工作。完成了教育部对我校2018年专项资金项目检查工作。项目检查期间,秉承“苦干实干加巧干”的精神,做好了项目负责人汇报、现场查看等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做好了项目检查的后勤保障工作。检查了2018年执行的55个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项目总经费1.202亿元,检查情况较好。
完成2019年专项资金执行项目过程管理工作。为了确保专项资金项目的执行进度和执行效果,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做到协调各方、承内联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继续采用“扩大滚动执行”方式,积极推动项目执行工作的开展。本年度共执行专项资金项目49个,总金额1.33亿元。截至1目前,49个项目实际支出1.26亿元, 总支出进度完成率为95%,专项资金执行进度良好。
(十)切实履行财务稽查监督职能,防范违规事件发生。
防微杜渐违规行为,及时约谈当事人员。根据会计凭证等资料,监控项目经费开支,防范可能出现的违规事件,约谈有关当事人及时纠正报销不当行为。约谈事项涉及差旅费疑似重复,印刷费、材料费拆分报销、集中转出,规避合同等开支业务。
(十一)积极组织政策宣讲,服务师生一以贯之。
组织系列讲座活动。邀请包河区税务局来校宣讲修订后的个税政策(宣城校区设分会场),解读了个税修订的主要内容以及涉及纳税人应该享有的政策优惠和操作事项;赴宣城校区、管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经济学院等单位宣讲修订后的合同细则,现场解答师生提出的问题,并征求对合同管理的改进意见,以保障合同网上审签有效运行。
多种方式进行政策宣传,增加科研人员获得感。利用暑假梳理新政亮点,编写了预算调整、差旅费报销、业务审核流程和业务报销等四个专题,进行专题宣传,第一时间让科研人员了解政策红利。
认真总结凝炼,编写了《科研经费使用指南2019》,使科研人员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快速了解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精准求精,汇编了《科研经费相关业务流程图》,将科研经费业务办理流程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给科研人员,以便他们使用。深入一线,前往学院宣讲科研政策,回答师生提问,倾听师生建议,解决科师生困难。服务最后一公里,建立科研经费讨论群,适时分享消息、解答科研人员提问。
(十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党风廉政建设。
扎实推进财务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强化“四个意识”,不断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提高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在贯彻落实学校“十三五”规划中担当作为、建功立业,
深化政治素养。
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根据学校党委及机关党委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部署,财务处紧紧围绕主线主题,坚持将重点贯穿始终,认真谋划,扎实推进,严格执行,通过集体学习、个人学习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利用问卷调查、座谈、研讨、个别谈话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聚焦支部建设和部门工作的痛点、难点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落实实施。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财务处认真执行学校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四个体系化文件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严肃财务处领导班子的党内政治生活,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弛而不息地纠正财务工作中的“四风”问题,对财务处党员干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服务意识。
三、运行票据管理系统,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进展顺利
充分运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手段,着力建设电子票据管理系统。财政电子票据系统运行两年来,推进了学校收费管理网络化,实现了票据开具、管理、传输、查询、存储、报销入账等全流程电子化,绿色环保、查询便捷、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做到了所有收费项目和电子票据的闭合管理,提升了教职员工的满意度,成为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首选的学习交流对象。学校先后接待了安徽省财政厅、河北省财政厅、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江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二十多家单位来校学习调研。我校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工作的成果,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财政部对我校的改革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财务处处长祝元法同志多次作为受邀专家,在培训会上做专题发言和经验介绍。学校实施财政电子票据后,降低了票据管理风险,完善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提升了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牵头、协同完成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一)牵头组织教务、总务等有关部门做好中央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2020年项目评审及2018年项目检查工作。
(二)按照校党委部署和要求,在宣城市政府相关部门配合下,加快推进校区资产移交,一期不动产15栋建筑单体,建筑面积202679.13平方米,工程总造价57995.58万元。同时积极推进市校二期图书馆及馆内家具、设备资产移交工作,为第二期资产移交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三)积极配合做好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的检查、监管工作,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进行改进、调整。
(四)按照校党委决策部署,积极响应、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巡视发现问题整改工作。
(五)为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意见》,财务人员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政府会计制度转换工作。
(六)做好有关单位分立与合并的账目调整工作,与财务部门内部、异地校区及时进行业务沟通,合理设置有关会计科目、安排预算资金。
(七)配合人事部门做好财务处人员的招聘、岗位信息统计、考勤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审查、考核、推荐、分级等工作。